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6149|回复: 0

[公益新闻] 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8 18: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经民政部批准,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公益工作委员会具体承办。200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本次评选表彰活动为第四届。以下为获奖名单:

身残志坚的复转军人


刘学军
  刘学军,男,51岁,北京市第七汽车场招待所退休职工。多次舍己救人抢救国家财产使他身体伤痕累累,从14岁救助两名落水儿童到现在的37年间,被他救活的生命就有15人。

  刘学军几十年来一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身边的孤寡老人、五保户家庭。他用自己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资助了100多名失学儿童完成了学业。

妙手仁心不老松



王昌松
  王昌松,男,107岁,湖南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退休中医。

  他几十年如一日,心系百姓,从不分地位高低、身份贵贱,把中医药的简、便、廉、验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退休后,他租房义诊,从不收取挂号费用,拒收红包,至少接诊病人14万余人,免收挂号费70多万元。

维吾尔族好阿妈



阿尼帕
  阿尼帕·阿力马洪,女,69岁,新疆阿勒泰青河县青河镇退休干部。从1963年收养了邻居家的三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尼帕含辛茹苦,共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10个孤儿。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尼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尼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拣别人不要的蔬菜。

用二人转影响世界的人



赵本山
  赵本山,男,51岁,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院长。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公益性演出,他成立艺术团、创办演出剧场、开办艺术学校,让许多贫困的农家子弟因此改变命运,以“绿色二人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出名前,他就捐赠了一所希望小学。他强调自己是个农民,始终尽己所能改变农村地区落后面貌。

让沙漠变成绿洲的人



张永举
  张永举,男,53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巴图湾村村民。30多年来,他和他的父亲两代人投入9万个劳动工作日,栽种苗木300万棵(株),总计投入600万元,以顽强的毅力和勤劳智慧的双手描绘出一幅将沙漠变成绿洲的美丽图画。
  
    从1998年开始每年坚持植树造林1千亩,完成造林面积1.3万亩。

中国首善



陈光标
  陈光标,男,41岁,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s一年挣到20万,他就拿出3万元救助了一位白血病患儿。挣到60万时,他拿出28万为偏远农村修了一条乡村“阳光路”。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陈光标的捐赠也逐年增加,至今已累计捐赠到位款物达7.68亿元,分布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的30万人受益。

泽被桑梓的民营企业家



陈绍常
  陈绍常,男,51岁,广东常裕瑞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绍常一直以“众善奉行”的博大胸怀,在其创建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各项公益慈善事业。
  
    他25年如一日,先后捐资近3000万元,惠及教育、交通、医疗等多种公益事业。他尤其关注医疗公益事业,多年来资助白内障患者和先天性病儿手术康复。

“爱心妈妈”的公益情怀



王绯玲
  王绯玲(琳达),女,54岁,怡海置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她多年来热心社会公益,参与扶危解困、抗震救灾等活动。
  
    十几年来,她投资4亿多元兴办怡海中、小学校和社区幼儿园。累计投入奖学金1200多万元,设立了“怡海奖学金”和“怡海华夏精英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

古稀园丁教育情



李振华
  李振华,男,72岁,山东省沂源中学退休教师。他生活极其俭朴,却累计捐资助学56万多元。

  55年中,他资助学生2000余人,其中完全由他提供吃、穿、学杂费,最终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就有近40人。当地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他工作的第一个学校,还设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目前累计筹得善款236万元,救助学生5000多名。

坚守山区教育的志愿者



潘世鹏
  潘世鹏,男,25岁,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坦中学支教大学生。2006年9月,在宁波某医院工作的他率先组建了“农民工子女夜校”,给宁波市江东区内20多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家教。2007年他辞职来到皖南山区泾县一所学校。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学生的宿舍成了他的日常生活习惯;倡导由教职工和优秀学生帮扶后进同学活动,让广大住校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