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871|回复: 0

[公益新闻] 不怕被称为“居委会大叔大妈” 90后年轻人愿意当社工的越来越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5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聊到工作,沈幸丹(左)和郑立发就打开了话匣子。

  宁波公益网讯:今天是第10个国际社工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社会工作人才3万人左右。活跃在社区基层一线的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戴着红袖章的“大叔大妈”,而是一个个年轻有活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昨日,记者走近了两位在社区干得热火朝天的90后社工们,听他们聊了聊背后那些故事。

  沈幸丹:刚入职就遇台风“洗礼”

  沈幸丹是1990年出生的宁波女孩,白皙乖巧。社区老人们都说,最喜欢看她眯眯笑的样子。本科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她,在一家货代企业工作两年后,去年9月份,在海曙区牡丹社区入了职,当上了一名分管文体、信息、计生等工作的社工。

  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接不完的热线电话,偶尔还得出马主持诸如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的社区活动,稍微空点还要去拜访自己包片联户的300户居民。小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看起来很忙,但真要好好想想做了些什么大事,倒也不太能说出,因为工作有点细碎。”

  刚入职不久,小沈就遇上了去年国庆期间的那场台风,跟着社区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在前线“抗台”了好几天。“有的地方水实在太深了,已经淹没了膝盖,一般的防水靴根本派不上用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了真人穿着挖藕那种打鱼服在一线工作的场景。”小沈说起这段“抗台”,仍是兴奋。

  一天几次的巡逻、到受灾家庭中去转移群众、搬着石块搭便民桥、给在集中安置点的群众送饭送菜……这些工作,不过是一名社工在“抗台”期间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刚入职的新兵,小沈还是和牡丹社区的其他8名社工一起参与了“战斗”。

  当了社工,再和同学们聚会,难免会被起哄笑侃是“居委会大妈”。这一点没给小沈什么压力,“我工作得很开心啊,怕什么?”未婚未育的她自从分管了计生工作,一下成了同学间的生育咨询专家,这让她始料不及,“大概看我更懂政策一些吧”。

  去年那场社工招聘考试,是出自小沈妈妈的建议。“她觉得,女孩子做社工挺好的,工作安稳,比社会上要单纯一些。”谈起这个职业,小沈至今还是非常满足。正在备考6月份助理社工师考试的她再三对记者说,“我懂得不够多,还不专业,还要跟老师们多多学习。”

  郑立发:跟想象中的社工很不一样

  身高1.81米,笑起来爽朗阳光的郑立发也是一名90后,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他大学毕业后到部队当了两年兵,回来在一家培训机构做了2个月的销售顾问,去年5月,在海曙区孝闻社区入职当了社工。

  “以前想象中的社工,是港片里那种专门服务特殊人群,忙碌又紧张。”小郑直率健谈,他对记者说,工作后发现,他这样一名新晋社工,在社区里接触到的,主要是老人、儿童,接到的热线电话也时常让他感叹尽是家长里短。比如,谁家狗叫扰民了,谁家水管漏水了,谁家夫妻又吵架了叫社区去调解……

  当过兵,身体素质过硬,这些小郑的长处也让他分担了不少社区工作中的重活儿。“这是应该的,毕竟我是咱们社区6名社工中唯一的男性了。”年初的那场冰冻,辖区内的西北街50、51号两幢楼水管全爆掉了,近70户居民断水3天。小郑和社工们一起,每天四五次地往返现场:查勘、统计、了解居民需求、送菜送饭、陪同自来水公司换水表,忙得脚不沾地。“有位90多岁的独居老奶奶,当我把两桶自来水和蔬菜送过去的时候,她拉着我的手,眼里全是泪花。一瞬间,觉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同学中就他一人干了社工,难免会被朋友们调侃“居委会大叔”,小郑一点不在意,“工作嘛,而且我还干得那么开心。”他感叹在社区里工作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打成一片,遇到活动或抗台冰冻,都是整个团队一起上!”

  新闻链接

  年轻、高学历的社工越来越多

  “近几年,随着外界对社工工作的了解,来报考的成员也有很大变化。”徐科静是海曙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对这几年的变化,她了然于胸。

  2007年起,海曙区的社工开始由全区统一招聘。当时,从学历构成看,本科及以上学历极少。“记得头两年,报考者的有本科学历极少,2008年仅占两成。但去年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徐科静拿出了2015年的数据,招录41人,共209人报考,录取比例达到了5:1。其中,大专学历111人,本科97人,还有研究生1人。

  比较稀罕的是,去年还有两名海归入职。“国外大学志愿者活动较多,有海外求学经历的人,也许更能理解服务的意义。”徐科静说,这说明现在社区工作已为更多的人了解,社工、党务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海曙区的社工为样本,据悉,该区现有社工694人,男性占18.44%,女性占81.56%,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率为56.8%;像沈幸丹、郑立发一样的“90后”社工有45人,占6.48%。在年龄段方面,30-40岁的社工占了绝对主力,有294人,占了42.36%;紧随其后的是40-50岁282人,占40.63%;另有30岁以下99人,占14.27%;50-60岁19人,占2.74%。

  社工收入怎么样?据介绍,目前海曙区的社工年收入税前平均为5.4万元,和社会平均工资保持同步水准。

  会不会担心社工流失率问题?徐科静说,随着社会关注的提高,今后社工待遇也会不断提高。另外,他们也会为社工提供提升空间,相信基层锻炼经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会有帮助。

  到2020年,全市持证社工人才将达1万人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有各类社会工作人才3万人左右,其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3263人,包括1094名社会工作师和2169名助理社会工作师,每万人拥有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接近5人,远高于全国普遍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二。

  根据目标,我市将力争到2020年,全市3万名社会工作人才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专业人才达到1万人,中高级专业人才2000人,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50家,建成社会工作示范基地50个,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促进宁波市社会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在去年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隆重表彰了2015年宁波市“甬城英才”奖获得者,俞复玲、严意娜、朱红明等8人获宁波市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奖,他们和甬城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优秀人才,站在了同一个领奖台上。“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培养,宁波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变革之路。通过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一群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宁波市人才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记者滕华

  通讯员邓天武毛一波

  来源:宁波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