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6442|回复: 0

推进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1 0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持人:李磊明
  嘉 宾:李家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教授)
  易 凌(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教授)
  杨 勇(团市委副书记、市志愿者协会理事长)

  对话
  主持人:1994年3月,宁波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从此拉开了序幕。15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下,志愿者行动的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遍布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初步形成,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亮点纷呈,参与志愿服务逐步成为我市一种新的社会风尚。新形势新阶段,如何深化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特别是结合当前《宁波市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的修改,推进我市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本期“对话”就此展开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志愿服务精神价值的现代视角
  主持人:志愿服务就在我们身边,人们似耳熟能详,实际上却对志愿服务的历程及其精神不甚了解,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能否就此作些介绍?
  李家华:好的。1920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等待恢复,家园需要重建,人们需要团结和平的氛围,需要理解和沟通。法国威尔登附近有一个来自许多国家的志愿人员组织,他们共同协作,重建被一战炮火所摧毁的农舍,由此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志愿服务组织——国际民间服务组织(SCI)。从志愿者及其组织产生至今,志愿者一直紧跟时代步伐,面向社会组织服务活动,由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服务转向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文化进步等等方面;20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运动,对我国志愿者活动具有深刻影响。在学习雷锋的基础上,1993年12月19日,围绕铁路春运提供志愿服务,全国首批2万多名铁路系统青年志愿者,组成860多个青年志愿服务队,清理铁路沿线的白色垃圾,并打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旗帜,揭开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帷幕。从此,志愿组织和活动如雨后春笋般遍及中国大地,现在,志愿服务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国对志愿精神的表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种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也体现并塑造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道德观念,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如今,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志愿者服务需要秉持社会和谐发展与志愿者自身成长的一致性原则,使志愿服务精神更具现代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要推进形成志愿者的友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强调每个志愿者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包括尊重、沟通和亲近,也包括激发、创造和合作。这些都是对推进组织建设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内驱力。
  第二、要推进志愿服务的底层设计。要把更多的权力予以一线的志愿者,让志愿者真正成为主体。志愿者不仅参与活动,还要参与活动的设计。事实证明,很多草根组织的志愿者,填补了很多社会服务的缝隙。如果我们给志愿者更多的自主权,他们会更积极主动,更有效地为和谐社会建设填平补缺。
  第三、要推进形成社会的激励机制,让志愿服务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培育更加文明健康和进步的社会风尚。具体有:形象激励。要大力塑造志愿者的良好社会形象,激励更多的人去做志愿者;兴趣激励。要让更多的人在志愿服务中能找的快乐和兴趣结合点;组织激励。要通过组织的内部建设,让志愿者能够得到组织的认同和彼此的经验分享。
  第四、要推进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让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在志愿者立法方面,我国针对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广东、宁波等省市率先颁行了地方性的法律文件,但是,我国的志愿服务法律规范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地方性的法律文件;二是要推进国家层面的立法。要实现地方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志愿服务规范体系的联系和对接,更好地促进我国志愿者事业的整体发展。
  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主持人:志愿服务事业,是宁波社会建设的华彩篇章,成效显著,有些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如我市率先完成了为志愿服务立法的工作等。当然,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在不少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易凌:确实如此。经过15年的发展,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在阵容规模、组织体系、服务领域、制度保障、激励措施、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阵容规模不断扩大。据市志愿者协会的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6月,全市志愿者共有67万多人,其中,市区注册志愿者27.167万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市区户籍人口12.45%。相较于同类城市,宁波市的志愿者规模明显走在前列,志愿者队伍的阵容规模不仅体现在参加人数的数目上,也体现在参加人数的类型上。
  二、组织体系不断完善。1996年,我市成立了宁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2000年,又成立了市志愿者协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志愿者活动的全面协调和统一部署。发展至今,宁波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志愿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宁波市已建立了10000多个志愿者服务基地、2750个志愿者服务站,并组建了6062支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站已覆盖城区95%以上的街道、乡镇。
  三、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过去,社会志愿者大多在大型活动、公益活动、扶老助残等领域中开展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志愿服务需求也不断涌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市志愿者组织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把志愿服务延伸到环境卫生、见义勇为、社会治安、社区建设、抢险救灾、就业援助、心理援助、青少年服务、外来人口服务等众多领域,服务内容涉及市民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四、制度建设不断跟进。2002年12月,宁波出台了全国地级市首个志愿者法规——《宁波市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并于200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7年,出台了《宁波市志愿者服务组织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对全市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工作。2007年11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并于2008年3月5日起正式实施。《宁波市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修改,已经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立法计划。
  五、激励措施不断加强。对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是对志愿者为社会所作贡献的一种肯定,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在这点上,宁波同样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如早在2004年,宁波市首创以志愿者卡的形式来激励志愿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全市有五万志愿者领到一张兴业志愿者卡,通过这张卡,志愿者能够享受到市区72家企业、单位提供的各项优惠,包括金融服务、法律援助、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等20余大类100多项的优惠服务。
  六、品牌特色不断凸现。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志愿服务队伍1500余支,如110志愿者、义务反扒志愿者、会展志愿者、城市帮办志愿者、癌症康复工作志愿者、“绿色卫士”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外来雷锋团、进城务工青年志愿者、“王延勤”爱心助残志愿者、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等,从中也产生了一批志愿服务的特色品牌,如2008年7月,宁波市义务反扒志愿者还获得第七届“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奖,浙江省获此奖的仅两个。
  宁波志愿服务事业成效显著,但与我市建设国际化现代港口城市的时代要求相比,志愿服务事业潜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如缺乏社会认知、物质依托尚存不足、志愿者能力有待提高、立法工作尚待推进、技能培训尚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完善改进。
  结合《条例》修改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2003年,宁波颁布并实施《宁波市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率先完成了为志愿服务立法工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目前《条例》正在进行修改前的调研和论证,如何结合《条例》修改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勇:从1994年起至今,我市志愿服务事业走过了灿烂辉煌的15个年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作为宁波志愿者的主要组织机构——共青团宁波市委在还获得了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表彰,被授予“中国志愿者工作组织奖”。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项最符合人民需求和最有生命力的崇高的社会事业。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必须努力夯实志愿服务基础,打造志愿服务体系,寻求志愿服务保障,努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应当把握“党政所想社会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志愿服务内容必须要把握党政中心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务实有效:一是要紧扣党政中心,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围绕“保增促调”、“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组建会战攻坚志愿服务队、创业创新导师志愿服务团,有效服务我市重点工程建设,有效为各类创业创新群体提供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等服务;二是要关注特殊群体,有效推进民生全面改善。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以城市农村低收入群体、老弱病残群体、进城务工青少年群体、心理疾患群体等重点对象,为他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三是要强调统筹兼顾,切实推动项目开发的实际成效。要有长期开展的专业性强、社会影响大的重点项目,也要有大量的围绕一般性社会公益、便于广大志愿者参与的短期的服务项目,从而逐步形成全局项目和地方项目相结合、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相衔接,涵盖不同领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第二、不断健全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也是志愿服务事业的基础,因此必须以志愿者为本,从志愿者组织动员、志愿者素质提高、志愿者权益维护等方面来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一是要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通过逐层注册登记和逐级组织备案的方式,在全市内完善市志愿者协会、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各县(市)区志愿者协会、基层志愿服务站、基层志愿服务队分工明确、架构健全的五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体系。完善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动员机制,从志愿服务的特点出发,坚持组织招募与社会招募并举,有效发挥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各自的优势;二是要完善志愿者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志愿者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要落实志愿者的社会福利和待遇,全面维护志愿者的各项权益。
  第三、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只有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志愿服务事业才能够基业长青,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2003年正式实施的《宁波市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为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志愿服务工作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出台后,如何根据《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来及时修改《条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其中以下的制度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要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要根据《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规定,建立宁波市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将有关职能部门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统筹功能,出台相关工作制度文件,为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要发挥共青团组织作为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功能,以志愿者协会为抓手加强对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管理,并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建立志愿者分会或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理顺志愿服务管理关系;二是要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制度。要完善资金保障,将必要的志愿者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筹措志愿者行动的项目经费,并优化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形成全社会支持志愿者事业的良性机制。要完善规划保障,应当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什么是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个体为了增进邻人、社区、社会的福祉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的表现形式很多,从传统的邻里互助到今天的为解除痛苦、解决冲突与消灭贫穷而进行的努力等都属于志愿服务。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认为,追求公共利益、本着自我意愿与选择而结合的一群人称为志愿服务团体,参与这种团体工作的人称为志愿者,而这种团体工作则称为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应具有以下特征:(1)自愿行为:出于个人的济世胸怀服务社会,其行为是自愿选择,而非受第三人或外界的强制。(2)无报酬的奉献行为: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和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帮助,但求奉献,不求回报。(3)出于助人动机的行为:帮助他人,使社会更美好。
  今天的志愿服务已经发展成一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事业,主要有自助和互助型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型志愿服务、运动和宣传型志愿服务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加丰富,它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更加显著。
  (摘自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