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487|回复: 0

女童被碾-各方评论-我们该如何拯救那失去的良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7 20: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童被碾,拾荒阿姨挽救文明颜面

张冲 评论作者

如果能从日常的忙碌中停顿片刻,看一看想一想我们的生活,真觉得很可悲,不禁要问一声,生活“何必如此”?又“何以至此”?为什么连基本的是非都颠倒了?

前几天,在佛山南海的一个五金城的一场车祸中,两岁的小女孩悦悦,几分钟内先后被两辆车碾压,十几个路人看见(昨日《南方都市报》)。这种事情,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总会有人停下帮助,或者电话报警叫救护车,肇事司机即使吓傻了,大概也不会逃离现场杳无踪迹。

然而,就像高铁追尾事故一样,所有的保障环节都出了问题:司机逃走了!路人没有停下来,也没有人报警或者叫救护车。还好,最后有个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停下试图抱起小悦悦,喊话询问,最后找到她的母亲,送到医院治疗。虽然为时已晚,但整件事里总算还有个热心人。换句话说,这个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给几千年的文明稍稍挽回了一些颜面。否则,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泱泱大国,一个小女孩横遭车祸却遇此冷漠,叫人脸往哪里放?

不过从另外的角度看,民众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虽然闲谈之余,对“千年文明”、“大国雄起”也未尝不感到骄傲,但相比之下,现实中那些热心扶起伤者反被诬陷索赔,诉诸法院无法说清之类的事例,却更具冲击力。况且其他颠倒是非的传闻,也是数不胜数。长此以往,有多少人还存着依法办事的心,又有多少人,能够以道德楷模为榜样?换句话说,有多少人还对法律有信心?又有多少人还有传说中的道德感?

对法律没有信心,对道德没有感觉,所以在这场悲剧中,我们看到所有的面孔都是冷漠的:有的人看了眼危难中的小女孩,然后走开;有的人回望几下,还是踌躇地走开;有的人干脆视而不见;司机逃之夭夭;更有甚者,自称肇事司机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称想出一万块钱私了,竟然证实是有人搞恶作剧,往受害者家属伤口上撒盐(今日《南方都市报》)。这些脸孔都令人厌恶,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大家扪心自问,除了那个丑陋的恶作剧者,对于其他面孔,有几个人不对他们的冷漠表示理解?有几个人能够自信地说,自己会和陈贤妹一样,能够伸出援手?

实际上,我们堂堂礼仪之邦,虽然也有见义勇为的英雄,但是常常还不如那些来自“蛮夷之地”的外国人。前几天,一个朋友从张家界旅游归来,说当地某个景点人山人海,排队人龙很长,有几个“有门路”者,堂而皇之越过队伍径直而入,对此早已习惯的国人无非气鼓鼓表示愤慨,但几个言语不通的外国妇人则挺身而出,打着手势要让人家给个说法,最后引起国人围观,似乎那几个人才没有得逞。这类的事也不算太稀罕,但朋友的总结却很有意思:“现在只有不懂中国的外国人,还有些古道热肠,讲些道理。”———话虽有些绝对,但却能引起共鸣。

在中国生活的国人,为何就不古道热肠了呢?连遭车祸的小女孩也弃之不顾呢?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但是,有一点比较清楚,一个社会倘若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社会底层的素质固然肯定不高,但是更应该受谴责的,大概还是那些有权有势又有钱的精英,因为他们能主导社会的方向,他们决定的制度塑造着整个社会,他们的作为,能影响人们对法律的观感,他们的言行,也能让人们判断社会的道德。所以,如果要想恢复“礼仪之邦”,恐怕要从这些人抓起,否则,我们只能靠良知尚存的捡垃圾的阿姨来维系我们的文明面具了。也不奇怪,毕竟“仗义每多屠狗辈”嘛。


顾骏:十八名路人的灵魂何以自处

顾骏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内,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撞倒,遭前后轮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女童倒在血泊中后的七分钟内,其身边经过的人有十八人之多,竟然都不闻不问。直到第十九位路人,一位捡垃圾的女士,把孩子抱到路边,并找到她妈妈,才将孩子送医院。现在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后脑盖骨切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与此事相对照,充满讽刺的是,10月14日19时许,四川200多名志愿者在自贡市贡井区雷公滩的北环路上,拦下一大二小三辆载满狗的货车,不顾运输司机合法手续齐全,拦着不放,忙着募集资金救小狗,起初表示一分钱都不会赔偿可怜的买卖人,后来总算出资八万余元赔给对方。

谁都不会毫无根据地推断这些爱小生命心切的“志愿者”,面对倒地的小悦悦也会视如无睹。只是如今,在我们的国度,仅一天之隔,出现的却是不同人群截然不同的行为和价值观,让人不能不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当拖欠工人工资的厂主雇人将讨要欠薪的工人痛打甚至挑断手筋脚筋;当医生伙同人体器官贩卖者割下被骗青年的肾脏牟利;当智障人被以人为矿难杀死以骗取赔偿金;当一个个暴徒残杀幼儿园无辜的孩子;当佘祥林、赵作海等冤囚只能靠运气决定生死——这个社会一部分人的人性崩塌、道德沦丧还需要论证,还能幸免吗?

一个社会为了老人倒地该不该扶,激烈争论,已经让许多传统上被我们认作“蛮夷”或“腐朽”的国家的人,笑掉大牙,也让我们“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地位在世人眼里,失去了伦理的质量,但好坏个人还能提出理由,说是“因为害怕被人‘诬告’”,好像很无辜的样子。

现在一个才两岁的幼童,任凭她倒在血泊里,18个路人无一过问,难道她也会“诬告”?难道任何一个过路的行人,即便不是驾驶员,也会被“诬告”为碾断她胯骨、腿骨的肇事者?

进一步来说,如果不是碰巧捡垃圾的女士路过,会只有18人不闻不问?这是完全随机地凑合而成的特定小群体之高度一致的行为,还是个别或者偶然现象?还不足以构成反映社会道德状态的样本?

如果小悦悦真的脑死亡了,对于她或许不是一件最坏的事,这不仅因为以今天的身体状态,她不可能再有一个有质量的生命;以她被撞时的突然,被碾过后的痛楚,无人理睬时的绝望,即使清醒过来,她也再不会对“人”和“人道”有任何感知。

“哀莫大于心死”。毕竟,看着孩子无助地死去的人,是比孩子更加悲惨的人:孩子死去的是肉体,看着孩子死去的人,死去的是灵魂。

那么是什么,让这么多人的灵魂与孩子的肉体一同死去?


何小手:18名路人"见义不为"引发的生命痛感

关键词:18名路人

舆情数据:

(话题相关数据,主要参考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18名路人漠视女孩被碾事件,成为这两天舆论热议的焦点。有关该话题的微博数高达151342条,其中,普通用户是该事件主要发言人,其微博数为150742条。自南京“彭宇案”、武汉老人在菜市场摔倒最终窒息死亡等事件后,有关干预跌倒老人以及见义勇为等就作为一个长期的话题,为舆论所援引和争论。此次事件舆论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此前类似事件相比,它带来的生命痛感更为强烈。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网络舆论的大加鞭挞,传统媒体,特别是佛山本地媒体,直面事件,从“市民共同体”的角度批评了18名路人,为此类事件所前所未有。

生命痛感促成了舆论热度

此次佛山事件所引发的舆论热度,除了路人冷漠的原因外,一定程度上还因为生命的痛感。南京的彭宇案和天津的许云鹤案发生后,舆论普遍指向事件当事人,批评其举动不义,好人反而被污,感叹世态炎凉,道德式微。与此不同的是,佛山事件所导致的后果比上述事件更严重,生命的痛感更为强烈。女孩被两辆汽车碾压后,最后被一位拾垃圾的阿姨救起。舆论质疑“最基本的社会良心与社会信任在哪里?”网友“麓山老鬼”感叹“一直逃避这个新闻。人性太冷漠,太残忍”,其痛感之强烈,由此可见一斑。

自“彭宇案”以来,诸如此类因为路人冷漠而造成的悲剧时有发生,痛感也逐渐升级。网友“途经一段盛放”在评论中称:道德已经被物质淹没,人人关心的已经是自己的生活。此类事件一再发生,一度被解读为社会环境嬗变的结果,道德榜样下放到凡间以后,见义勇为之类善举的舆论反响不同以往,而见义不为之类的举动则成为众矢之的。舆论质疑,多数普通公众依然还处在通过道德模范来获得见义勇为的动力,或因为道德水准不高,或因为心有疑虑,自觉的善举仍然不是主流。

彭宇案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影响

2011年9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针对“干预跌倒老人”话题发起舆论信心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会扶起跌倒老人,指数为0.7421(3级“良好信心”);但对于是否鼓励自己的孩子扶起老人,却表现得消极迟疑,舆论指数仅为0.5913(5级“信心不足”);而对于社会诚信,受访者整体信心指数为0.3333(7级“争议不断”)。

佛山日报就18名路人漠视女孩被碾事件发起调查,结果显示,在13504个被调查对象中,10832人选择了“先拨打120或110求助”,占总人数的80%;选择“抱起孩子,赶紧救治”的人数为1691,占总人数的13%,而选择“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当作没看见”的人数为291人,占总人数的2%。 “彭宇案”发生后,诸如对跌倒老人实施干预的话题就充满了争议。2011年9月,卫生部发布的《跌倒老人干预技术指南》,从此昭示,见义勇为行为不仅是一种道德问题,还是一种技术问题,而此次佛山事件路人的冷漠,一定程度上即是对类似“彭宇案”的回应。除此之外,媒体对此类事件的影响也受到部分舆论的关注,网友“彼岸__bin”感叹说:“负面的新闻太多了,我们普通百姓害怕成为“农夫”。在这个法律裸奔的时代,你怎么还要求道德穿上裤子?“此次佛山事件受到了大量媒体的关注,其中10月17日的《佛山日报》在头版以《这一天,他们令佛山蒙羞》全面报道了此事,较之以往媒体重报道轻反思不同的是,此次事发地媒体从“市民共同体”的角度批评了18名路人,为此类事件所前所未有。



见义勇为行为舆论中的“炒作阴谋论”

见义勇为行为不举,除了类似“彭宇案”这样的极端案件的影响,还因为网络时代的“炒作阴谋论”。2011年3月,网友“金泉少侠”以“广州富家公子”的名义跟帖炒作,给一位在网上寻求帮助未爱女治疗眼癌的网友谢三秀回帖,称跪行完就捐2万元,但最终未兑现。为救患眼癌女儿,谢三秀22日从广州大道中跪行至体育中心,约2千米路程历3小时。事件最终引起关注,谢收到社会捐款20多万已够救急。

炒作负面事件成为网络的一大毒瘤,并因此导致了部分民众在对待见义勇为的善举时充满了疑虑,甚至上升到“炒作阴谋论”。此次佛山事件中的施救人——拾垃圾的阿姨,也一度陷入“炒作阴谋论”,有舆论称她救人是因为“想出名、炒作”。虽然这些舆论反响不大,但是作为类似事件的一个细节,可以从中窥伺到当下见义勇为举动的尴尬境地。避免“彭宇案”,让冷漠的路人成为温暖的围观者,除了惩恶扬善,谴责路人冷漠,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

(人民网-舆情频道)


陶短房:漠视女童被碾,“18路人”都怎么了

陶短房 学者

两车先后碾轧2岁女童,10余路人见死不救。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或相关案例的负面作用,于事无补。请“从我做起”,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昨天下午,在加拿大卑诗省素里市,笔者4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家,半路见人行道被施工车辆占据,就绕走快车道,边上行驶的一辆轿车立即减慢速度在边上护送,车主更责怪跟在后面的孩子母亲“这样很危险”、“今后不能如此”。有时候,一句随口的关切,和细微处对自己的一点严格要求,就能避免一起悲惨的交通事故。

《羊城晚报》昨日报道了一则惨剧。10月13日,在佛山街头,一名两岁女童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7分钟内10多名路人对此不闻不问。倘当事的每辆车、每个人,都有素里市街头那位不知名车主的“从自己做起”,又何至于让两岁女童至今仍无法摆脱生命垂危的状况?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两岁女童在事发前已单独在车来车往的窄巷中行走多时,两边店铺林立,行人和往来车辆也不少,这些人中随便哪一位,如前面那位外国车主般提醒一句,关照一下,让女童走到安全地方,车祸隐患便能消弭于无形,后面的悲剧根本不会发生。然而,并没人这样做。

出事的道路并非主干道,且道路两侧杂物较多,人行道也被占据,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任何一个有公德心的人都该格外小心,低速缓行,并随时观察前方异状,从两辆车接连三次碾轧的画面不难看出,两位车主并未做到这些。可以说,在这种“人人不关心”的氛围下,交通悲剧的影子事实上一直在街头徘徊且挥之不散,没出事是偶然、侥幸,出事则是迟早的。

至于悲剧发生后的一切就更不忍多言了——或许有人会辩称“社会风气不好”、“怕被家属讹上”、“怕莫名其妙担责任”,且不说因为这些理由,就坐视一个两岁生命自生自灭,是否过于冷血和残忍,就算不敢去扶、去拉,不能打电话报个警、叫个急救,让女童早点得到救治吗?

人们往往把社会的冷漠、人与人间的互不关心,把悲剧面前人们的无动于衷,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的负面作用,这些并非没有道理,但任何社会、任何风气,都是从一个个“我”开始构建的,倘若每个人面临类似情况时,都能首先要求“我”多一份热诚,多一点关心,那么即使社会风气不能就此得到根本扭转,体制弊端不能因此得到根本改变,也仍然会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如果在目前情况下,尚无法要求别人、要求社会都快速改变,那么从自己开始,首先要求自己在碰到类似情况时多一份关心,是每个人都做到的。这样做也许不能立即扭转什么,但至少可以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这样做的人多了,更可在不经意的点滴间,让整个社会的风气改变。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