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8时30分 家属在重症监护室与孙永海告别。(严 龙 蒋炜宁 摄) 今日零时许 孙永海的一片眼角膜被顺利移植给一名患者。 孙永海,黑龙江籍的来甬务工者,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作了一个伟大的抉择。今年60岁的他,因特重型颅脑损伤,生命的火光即将熄灭。昨天,亲属帮他完成了人间大爱的传递——自愿、无偿捐献出双肾、肝脏和一对眼角膜,成为宁波首例器官捐献者。这将给3人带去生的希望,让2人重返光明世界。
昨天下午5时许,在鄞州二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孙永海静静地躺在床上,处于深度昏迷。10多根管子将他与机器、药物连接起来,心跳、呼吸等所有生命体征靠这些管路维持着。
在重症监护室外长长的走廊上,老人的大儿子小孙噙着泪给我们讲述了一家人遵从父亲心愿作出器官捐献决定的过程。小孙说,父亲孤身一人在外打工10年,卖过菜,做过小工,洗过车。4年前老孙来甬,近两年在利时百货做保安。
意外发生在本月6日晚,当时小区里的保安发现老孙倒在地上,马上叫了急救车送他到医院。开颅手术整整动了6个小时,术后老孙一直没有醒来……
几天后,小孙才从老家赶到。他说,得知父亲的生命已无法挽救,全家人悲痛不已。是挂在医院走廊墙壁上的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宣传资料上的一段话,触动了小孙:“生命的旅途结束时,献出生命的礼物,让他人获得再生的力量。”远在哈尔滨的母亲在电话中告诉小孙,丈夫曾交待过:“死后,我身上有用的器官都拿去用,还能救人;一把火烧了,就没啥用了!”他说,父亲念过9年书,又在医院做过护工,思想开明。
为实现父亲的愿望,12日,小孙主动向医生提出要捐献父亲的器官。鄞州二院马上通知了市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随即会同鄞州区红十字会联系了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当晚,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派出专家评估组来到医院,对孙永海进行会诊。专家组一致认为,孙永海处于脑死亡状态,已无医学挽救可能。
根据人体器官捐献规定,需要父母、配偶和成年子女全部签字。
老孙的父母早已过世,老伴和两个儿子是他最亲的人。
“如果捐出来,父亲生命就在别人的身体里延续,也是以另外一种形式活着。”前天下午4时半,弟弟签字同意。
昨天下午5时55分,母亲从哈尔滨赶来,不识字的她在老孙的自愿捐献器官登记表的“肾脏”、“肝脏”与“眼角膜”3项捐献器官上打勾,并在家属一栏里摁下了鲜红的指印。
昨天晚上7时52分,孙永海离开人世。
在施行有关器官手术前,家人见了孙永海最后一面。
晚上8时20分,孙永海的肝脏、双肾、眼角膜被取下。
医务人员和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全体默哀3分钟,以此表达对老孙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市红十字会副会长赵雅飞说,自去年12月12日我市作为省里的3个试点城市之一,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至今,已有32名市民自愿登记成为志愿捐献者。这是宁波首例,全省第13例人体器官捐献。她期盼着更多的市民和老孙一样,在身后无偿捐出有用的器官,延续更多生命。
宁波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委、鄞州二院院长姚许平说,全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仅1万人有条件接受移植手术,仅鄞州二院现在就有300名患者在等着肾移植。上月,我市李惠利医院、市二院和鄞州二院均获准为开展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试点医院。
孙永海的遗体被送到殡仪馆。家人将带着他的骨灰回老家。
老孙的义举打动了宁波这座爱心城市。一家慈善基金会表示要为老孙家提供帮助。
昨晚10时45分,在鄞州二院,孙永海的一只肾脏成功植入尿毒症患者老陈体内。
当晚11时半,市眼科医院里,一只角膜被植入鄞州区一位失明16年的角膜白斑病患者眼中。紧接着是另一台角膜移植手术,接受者是北仑区的叶大妈。
昨晚,据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孙永海的肝脏和另一个肾脏被连夜送到浙一医院。前者移植给一名57岁的女患者,后者移植给一位52岁的男病人。截至11时50分,两台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中。“如果移植成功,他的器官将救3条生命,两只角膜能让2名病人重见光明。”
宁波日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谢美君 张志平
该贴已经同步到 猴子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