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8263|回复: 0

[帮办·社区] 小区内“退役”家具出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31 22: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 董小芳 文/摄

  居民:

  小区里破旧家具影响环境社区:

  小区里破旧家具影响环境

  “我们家楼下的一张破凳子,已经丢在小区内大概一年多了,至今也没人将它清走。”3月21日,帮办记者在探访社区时,发现一些小区内以破旧家具为主的无主杂物,成了社区环境的“破坏者”。

  随着甬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居家用品的“升级换代”频率也不断加快,不少电视机、空调、桌椅沙发等成了废置品。用之不得,弃之又觉可惜。有些居民为了图方便,便选择晚上悄悄将废旧家具扔在楼道里、花坛中或小区偏僻的地方。

  记者走访过的不少小区,发现都有丢弃废旧家具的现象,其中以凳子、桌子居多,也有木门、地板、茶几和废音响等。

  在灵桥路附近某老小区内,原本就不多的绿化带成了掩藏这些旧物最好的场所。被丢弃的旧家具、“残废”的自行车,遮遮掩掩地“躲藏”其中。在一栋楼下的绿化带中,记者看到一张废旧桌子依树而放,满是日晒雨淋的痕迹。坐在楼道口织毛衣的张大姐说:“这张桌子放在这里有好几个月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还有用没用。太影响美观了!”

  记者在其它社区采访时,也有一些居民向记者反映小区杂物没人管,影响居民的通行和环境。居民李先生反映,有的居民将楼梯公共部位当成杂货铺,闲置的饭桌、床板、电器包装纸板等全放在那里,邻居白天走路都得小心翼翼地绕行。在徐戎路附近的一老小区内,记者在一栋楼的5楼拐角处看到一张闲置的床垫靠墙而立,原本就不宽敞的楼道,硬生生被“挤掉”了一块。

  丢弃在小区内的废旧家具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已对小区造成了环境污染,而打扫小区的环卫工人是不会主动处理这些“特殊垃圾”的。

  记者询问了几位环卫工人,如果居民想处理掉废旧家具怎么办,得到的回答是居民付钱他们也会帮忙处理废旧家具。记者又询问他们如何收费,环卫工人称要看数量多少,像一件废旧沙发的收费是20元左右。废旧家具越多,收费也就越高。

  社区:

  无主的轻易不敢动

  有主的处理更不易

  废旧家具处理得付钱,而且价格还不低,就使得很多居民不乐意掏钱处理废旧家具,为了方便就悄悄将它们扔在了小区各个角落里。如此一来,居委会的麻烦也就来了,他们虽不允许居民在小区里扔废旧家具,但也无力阻止这种行为。因此处理废旧家具成了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处理废旧家具的花费对一些社区居委会来说很头痛,上面部门没有拨付专门的资金来处理这些废旧家具,所以居委会处理这些废旧家具也成了难题。

  “管起来一点都不容易,我们已经好几次被个别居民指着鼻子骂了!”联丰路上某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他们在小区角落里发现了一把旧椅子,因为影响美观,社工们就思考着要怎么处理。“不知道是哪家的,只能贴告示。一直没人来认领,我们就让收垃圾的拿走了。可是没两天,就有居民到社区里来骂,说那椅子是他的,虽然弃置不用了,我们也无权对它进行处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类似无主旧物的处理是不少小区都面临的难题。“你问是谁的,都没人理;可是一处理,或许就有人站出来指责!”

  不仅如此,有了主的旧物,处理起来更不容易。

  去年文明城市检查前夕,江北某老小区的社工们细查社区每个角落,“搜集”到了两大堆的旧家具、破自行车等东西。当他们通知保洁人员来清理时,被告知“太大了,拉不走,无法处理”。

  无奈,他们只好从外面找来私人的运输车,付出高于日常生活垃圾4倍的价钱,才将这两堆东西处理完。

  律师:

  无主旧物

  可先公示后处理

  那么,针对那些无主旧物,既然不能熟视无睹,到底应该怎样去处理呢?为此,记者特意咨询了导司律师事务所的张英律师。

  张律师告诉记者,目前关于小区内这些无主旧家具、破自行车等的处理,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涉及到的相关规定有两个:

  一个是《物权法》,其中提到“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

  另一个是《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其中第37条提到物业管理区域禁止擅自占用、损坏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附属设施;禁止任意弃置垃圾等。物业服务企业发现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劝阻、制止,要求行为人及时改正;劝阻、制止无效或者行为人拒不改正的,应当及时告知规划、房产、公安、城管、工商、环保等相关行政部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配合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及时予以处理。

  “但是这里面也都没有提到废旧家具等到底要如何处理,可操作性不强。”张英说,因此,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建议社区或物业服务企业在发现居民有随处堆放闲置旧物的行为时,应首先对居民的这些行为进行劝阻、制止,要求行为人及时改正。

  如果还是没有效果的,建议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居委会、街道和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联合公示,要求物主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处理,过期不处理,由这些部门对物品进行拍照、登记造册,在一定的期限内根据具体的物品情况进行分别处理,或转移到其他的场所、或当废品出售、或由相关部门保管等。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旧物进行变卖,最终变卖的钱有多少多少、有什么用途,也应该进行公示,明明白白告诉居民。”张英提醒,此举也是为了防止将来有居民提出有物品是属于自己的,在履行手续确认所有权后,社区或物业还需要将变卖的钱款交还居民。

  市环卫处:

  大型旧物运输、处理难

  市民可自行送至填埋场

  无主旧物有了处理办法,可是有主的又该如何处置呢?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环卫部门负责处理的多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而旧家具等大型物件并不在其处理范围内。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们一般的保洁车都比较小,装不下这些旧家具,运输有难度;第二个是垃圾中转站的设备无法处理这些大的物件,处理成了难题。因此,目前较大型的旧家具无法纳入环卫部门日常收运。”该负责人表示,今后考虑将其纳入装潢垃圾收运范围。

  记者随后拨打了两个街道城管科的电话,得到的答复也大致相同。海曙一个街道的城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小一点的旧家具、旧家电等,能帮忙运输处理的,我们都会帮忙。可是有些较大型的,如桌子、柜子等,我们也无能无力。有时候会配合社区一起,将这些东西送到收购站等处。”

  对于应该如何处置,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而言,也只能建议社区居委会、物业或市民自行将其送至垃圾填埋场或收购站。


  支招

  多方联手解难题

  走访过程中,记者禁不住产生困惑:家具是否也能像家电一样,实现“以旧换新”呢?

  业内人士坦言:旧家具如同“鸡肋”,单独靠商家来实现以旧换新,难度很大。因为家具回收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提供上门服务,对旧家具的处理比较复杂,品质差的只能被当成垃圾处理,品质较好的卖价也很低,根本抵不上运输成本,“收了就亏本”。

  不少市民和业内人士认为,废旧家具的回收再利用空间相对较大,相关部门可以加大政策扶持,规范旧家具回收市场,推动旧家具的售卖、翻新、旧旧置换、以旧换新等,促进家具的二次利用。

  此外,对旧家具等的处理,国内有不少社区独辟蹊径,采用回收、维修等方式,为这些旧物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前不久,北京朝阳门街道竹竿社区推出“废旧自行车换礼”活动,一辆废旧自行车可自选兑换砂锅或水壶一个;2011年8月,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椿树园社区在小区内张贴通知,居民若将弃置不用的废旧自行车交到统一地点,可以领取30元奖金;也有小区成立维修志愿队,免费为周围社区居民维修旧家具、旧自行车,使得旧物件能够重新“上岗”。

  此外,福州一些小区将废旧自行车翻新后送给贫困学生;北京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把向居民募集来的废旧自行车改造成了“社区公益自行车”,免费租给居民使用……

  “我觉得宁波的志愿者服务队可以上门回收一些破损程度稍轻的旧家具,然后将其运送给有需要的人群,如贫困户、五保户等等。”一些接受采访的市民还提出建议,部分大型小区的物业公司还可向国外学习,建立一个免费交易的网络平台,把旧家具的照片放上去,让有需要的业主在小区内进行出售和购买,或在社区里约定一定时间推出二手物品交易活动,促进旧自行车、旧家电等的就近流通。

  这些都不失为社区解决废旧物件的好办法。         (董小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