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7406|回复: 0

[帮办·社区] “老年漂”谁解其中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2 20: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老人系列报道(一)

  在宁波的外来老人

  编者按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本应在家乡安享晚年,却要离开生活几十年的故土,来到陌生的异地落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本应在田间品味悠闲,为了与儿孙享受天伦之乐,却要在漂亮空旷的大房子里独自守望一份淡淡的忧伤与孤独……他们被称作“老年漂”。

  日新月异的甬城,以开阔的胸怀,拥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才。工作、买房、安家、生子……随着他们在这里扎根,越来越多的父母或为了晚年有个依靠,或为了照顾孙辈,情愿而又不情愿地离开自己呆了大半辈子的老家,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

  虽说“漂”到儿女身边也该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但对于许多“漂族老人”而言,面对忙于工作的子女、全然陌生的环境,这种幸福的滋味很复杂。

  近日,记者特地走访了市民政局、社区以及相关单位,与各界人士共同关注这一群体,探讨解决之道。

    记 者 董小芳 通讯员 王艺璇


  语言成了最大障碍

  从农村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除了环境和饮食等方面的差异,最让肖阿姨头疼的,就是“像外语一样”的宁波话。

  “一句都听不懂,现在倒活生生成了‘张嘴哑巴’。”肖阿姨是河北人,去年年底在宁波工作的女儿诞下小外孙后,她就来到宁波专门照顾孩子。本来觉得挺简单的事情,不想语言交流竟成了最大的障碍。“我女儿和女婿每天早出晚归,白天我一个人在家带宝宝,没人说话。加上听不懂宁波话,偶尔抱着孩子出去逛逛,和邻居们也聊不上,甚至到菜场买菜都得找‘翻译’。”

  肖阿姨的女儿明显感觉到了母亲的苦恼。“我们知道妈妈听不懂宁波话,但是因为平时工作忙,也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每天下班多陪她聊聊天。”肖阿姨的女儿告诉记者,如今家里吃的菜,基本上是她利用周末去集中采购一大批,然后放在冰箱里。母亲想上街买东西,也只能她有空的时候陪着一起去。

  在海曙一高档小区,记者还碰到了一位已经在宁波“漂”了10余年的广东人刘大妈。聊起初来乍到时的困惑,刘大妈也觉得语言是最大的问题。“那时候听不懂宁波话,我普通话又讲不好,没办法跟别人聊天。每天儿子、媳妇一上班,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觉得无聊了就只能去逛超市。”

  给老家的亲朋好友打电话是老人最高兴的事情,“那是长途电话,挺贵的,也不能老打,就盼着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以前每年暑假,刘大妈还能带上孙子回老家住一个月,可随着岁数越来越大,刘大妈的风湿性关节炎加重了,行动不便,回老家也变得艰难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着肖阿姨、刘大妈一样困惑的“老年漂”们着实不少。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漂”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最基本的沟通障碍使得他们很难适应周边的环境。“没有了熟悉的环境,没有可以聊天的人,感觉自己像在家里‘坐牢’。”肖阿姨向记者慨叹:“每天最大的盼头就是女儿早点回家,这样才有人可以唠嗑。”

  孤独寂寞难以排遣

  曾有机构就“漂”族老人会遇到哪些问题做过调查,结果显示71.5%的人表示“社交圈子窄,会孤独寂寞”。来自湖南的丁先生对此深有感触。

  去年,胡先生的女儿在宁波结婚生子,因为妻子在老家带孙子脱不开身,在女儿的央求下,他便独自一人来到宁波帮着带宝宝。“虽然我要做的只是在保姆做家务时帮忙照看孩子,活不算重,孩子们也很孝顺,抽空就带我到处转转,但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周边的环境、人都不熟悉,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家里,非常怀念以前和老朋友聚在一起下棋的日子。”

  更让胡先生放心不下的,就是远在家乡的老伴。“前天打电话,她说自己感冒了,我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老伴年纪也不小了,大晚上生病了身边连个递杯热水的人都没有。”

  和胡先生一样,来自东北的范阿姨也觉得生活不再如以往般丰富多彩。老人生性开朗,过去家里亲朋好友不断,她最怀念东北过年时的那份热闹,“从腊月到元宵节,那要折腾一个多月,才算过完年,要好的姐妹就住在家里,说不完的话……”可是,从东北到宁波,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寂寞和失落也在不断扩大。

  “虽说来宁波前我做足了思想准备,但现在的生活还是让我觉得有些不太习惯。”范阿姨说,她喜欢跳舞,在东北老家有个固定的圈子,每周定期组织活动。而到宁波后的生活,就是时刻盯着小外孙,帮着料理家务,根本没多少自由活动时间。每天等小外孙入睡后,她已经累得连看电视的力气都没有了。

  “真怀念在老家跳舞的快乐。在这里没有特别熟的人,也没多少时间,已经很久不跳了。”说这些时,范阿姨的眼里充满了失落。在这个小区,老人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一出门就觉得压抑。只有每天出去买菜时和摆摊的东北老乡东拉西扯聊上两句。

  吃药看病遭遇瓶颈

  绝大多数的“老年漂”体会过看病的麻烦。每次提起这个,从江苏过来的老吴就禁不住直摇头。

  “前几个月我皮肤过敏,在这边看病,连着吃了3个月的药,花了不少钱。根据规定,要提供完整的医疗报告和费用单,才可以到原单位报销。可是就为了这份医疗报告和费用单,我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还得搭上车费回江苏报销。”老吴感慨说,如果医保能够实现异地联网,也许报销起来就不会这么难!

  和老吴不同,来自萧山的陈阿姨纠结的是自己看病被局限在了两家医院。“我咨询萧山那边的医保中心,说是可以在宁波选择两家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以后只有在这两家看病才能报销。当初想着没啥大毛病,为了方便,就选择女儿小区附近的两家医院。可是前段时间觉得不舒服,想做个检查,没想到这两家医院都没有这个设备,去其他医院又不能报销。真是麻烦。”

  来自甘肃的老刘夫妇则选择了“能拖就拖,回家再看”。“儿子在国企,儿媳在一家私企,在宁波算是中等收入,可是要还房贷,要养孩子,负担也不轻。再说在城里看病也比我们农村贵,孩子们在外打拼都不容易,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反正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就等着回家的时候再去医院瞧瞧吧。”

  老刘夫妇在宁波的7年,老人有点头疼脑热的小病都是硬扛过去,因为他感觉大医院看病太贵了,看个感冒都要好几百元,可如今岁数大了,真是扛不过去了。刘大爷现在正在四处打听怎样把老家的医保转到宁波,同时他还在担忧着,老伴是农村户口,没有医保,如果病倒了又要给孩子造成负担。

  怕看病几乎是所有“老年漂”的共同心理,有病硬扛,结果病越积越多。记者拨打劳动保障热线了解到,我国的医保政策是区域性的,各省各市各有政策,除了在当地指定医院就医外,在其他地方看病一般都得自费。

  对于“老年漂”人群,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办医保异地安置手续,在宁波看病回老家报销。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办,只有上海、杭州、南昌、广州、深圳等地有类似规定。即使能够办理医保异地安置,手续也非常繁琐,而且限时一个月内回来报销,超时也报不了,对很多漂在宁波的老人来说,自掏路费隔三差五回老家报销医药费,显然是不现实的。

  记者在走访社区时发现,近八成的受访“老年漂”表示,如果医药费数额不大,干脆就自己支付,省事也省心。还有的老人则像老刘夫妇一样,表示如果不是急症,就拖一段时间,等有空再回家乡医治。

  异地看病难已经成为“老年漂”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今后“老年漂”一族的数量将有增无减。“联通”医保,是老人们最大的心愿。

  家庭摩擦不可避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轻人朝九晚五地忙工作,也许还要身背沉重的房贷,如果父母在身边帮忙照顾小孩,当真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由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不同,磕磕绊绊就在所难免。

  来自安徽的张阿姨夫妇当初决定来到宁波自己带孙女,就是出于不请保姆省钱的考虑。可是才住了几个月,二老就憋了一肚子的不舒服。

  “我儿媳妇人是挺好,对我们也不错。之前他们在宁波,我们在安徽,见面机会不多,大家客客气气也都挺好。可是现在住在一起了,才发现儿媳妇在做家务上有点懒。”张阿姨是个急性子,有时候看不得屋里有点脏乱,儿媳妇却能熟视无睹地坐着看电视,便忍不住要说几句。一来二去,儿媳妇也急了,觉得婆婆是故意针对自己,虽说没有大吵大闹,双方心里都结下了小疙瘩。

  张阿姨对儿媳还有一点不满的是,儿媳几乎不叫她,也不理会小孩。上下班回来,要么直接回卧室,要么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也不去抱一抱女儿。有时候,张阿姨在厨房里忙活,将孙女交到儿媳手里,但不一会儿,儿媳就将孩子放在沙发上,自顾自去了。晚上睡觉,孙女也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

  有几次,在老伴的抗议下,张阿姨将孙女放到儿子儿媳的床上,但每一次,孙女都在半夜里哭闹。被吵醒的儿媳责骂孩子,儿子不停地地哄孩子,结果弄得一家人都没有睡好。几次折腾后,为了孙女的健康成长,张阿姨只好24小时带着孙女了。

  同样来自安徽的马阿姨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小心翼翼”。在她的意识里,觉得女儿能在宁波安家立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总对这个宁波女婿充满了敬畏。只要女婿说过的话,她都尽量记在心上。比如,一进门就立刻换拖鞋,马桶用完要及时冲洗,家里的四块抹布都有各自的“分工”……但是,这些“城里人”的生活习惯,马阿姨有时还是会忘记,也因而经常感到手足无措。

  有一次6个月大的外孙入睡后,感觉犯困的马阿姨也不知不觉歪在沙发上睡着了。这一幕恰好被下班回家的女婿看见,一时着急,女婿忍不住说了句:“这样多危险,万一孩子醒来从沙发上摔下来怎么办?看孩子就要用点心嘛。”虽说女婿后来也道了歉,但用马阿姨的话说,“这句话就像针一样扎在了她的心里。”从此就更加谨小慎微了。马阿姨坦言,女婿还不错,但是,她总觉得有种距离感。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发生在“老年漂”身上的这种家庭摩擦,多由于两代人生活观念、育儿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遇到事情,多数“老年漂”会选择忍耐,“不希望为了自己给孩子们添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