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6554|回复: 0

[帮办·家园] 今夏流行“微留学” 海外游学值不值 专家建议:最好“以学为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9 1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孩子暑期生活系列报道之三


  又到夏季火热报读游学的时节。

  与往年有点不太一样,越来越多的宁波家长为孩子选择“海外游”,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度过两到三周的时间,以提高语言水平、开拓国际视野。

  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跨出国门去游学,价格普遍不菲,品质存在差异,效果如何又是未知,真有这个必要吗?这是帮办热线中举棋不定的家长心中的存疑。

  带着疑问,近日,帮办记者专程进行了探访。

  记者 王 佳 通讯员 吴 凤


  微留学看性价比

  家长有着小九九

  在宁波一所重点初中就读的小阮,7月底就要和同学们一起飞往美国,参加为期15天的海外游学夏令营,除了走访美国名校、交流讲座外,重在体验美国寄宿制高中的学习生活和感受美国本土的传统文化。

  “15天,费用3万多,价格的确不菲。”小阮妈妈坦陈,但坚持送女儿游学,主要出于3个考虑:首先想锻炼孩子的英语能力;其次让孩子实地体验国外的教育模式,为将来留学打基础;再次,欧美等国家的国民素质高、现代化文明程度高,可以让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新通游学部资深顾问王英说,现在家长的观念在转变,不会盲目送孩子出国,会通过鼓励孩子先“游学”去体验海外的校园生活、社交生活,看孩子是否喜欢再下决定,所以游学也被喻为“微留学”。

  “自己是否适合留学?顺利适应海外生活,需提升哪方面能力?通过游学,学生会有更为真实的感受。”王英说。

  “去年,我家儿子参加了一个21天的美国游学团,在纽约一所私立高中学习数理化、艺术、地理等课程,也参观了位于旧金山、洛杉矶、费城、华盛顿等地的名校。我感觉孩子回来后,最大的变化是学习更有方向了,人生有了规划。”高二男生小张的妈妈说,儿子定了留学目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因为适合。”颇有想法的小张直言,因为学校地处的旧金山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学校又是全美公立学校排名第一,理工科见长,学术氛围很好。喜欢、擅长化学的小张在实地考察后,终于有了定案。

  “‘微留学’好比一次上场前的热身。与其在之后花上一年20多万人民币供孩子留学,发现不适应而中途退学、转学,还不如让他现在出去提前感受,看看到底适不适应。”和张妈妈一样,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盘算。

  另外,海外游学还能获得一些良好的签证记录,如果能参加一些学分类或者公益活动类的课程和活动,对今后争取offer(入学通知)也有利。

  海外游学名目多

  当心内容不靠谱

  进入暑假,很多机构组织的海外“游学”夏令营,名目繁多、线路丰富,报名十分火爆。

  以某英语培训机构为例,针对中小学生暑期海外游学,一般为期2周或3周,价格2至4万元不等。这些海外游学包括赴美国观光游学全真体验、赴加拿大童子军训练营、英国皇家私立学校深度体验等。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主办方称,暑期欧美“游学”路线报名早已满员。

  据调查,近年来,随着暑期海外游学在甬上日益流行,教育培训机构、留学服务中心、国际交流组织、旅行社,甚至银行都开始关注暑期游学市场,并相继推出各种路线的游学项目。同时,甬上一些中小学,暑期也会组织学生赴海外的姐妹学校考察、学习。

  进场者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称,目前游学市场在定价体系、行业标准、准入标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游学产品和线路品质确实存在差异。

  部分机构因为进入市场较早,现在都专门成立了国际游学部,进行签证培训、行前辅导、后续跟踪等服务,加上拥有很多海外资源,相对来说,服务和专业度更为深入,对领队老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领队通过游学管理中心的语言测试后,再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带着孩子们去游学。

  相反,有的机构只是将语言学习当成宣传噱头,其中,不乏将“新瓶”装“旧酒”,只在常规线上加上“与当地学生沟通”等活动内容,有的甚至只在游览上加上娱乐城、电影院等,跟成人的海外游没有本质区别,还有一些所谓的游学团,让孩子参加一些自费项目和购物。“这些不靠谱的游学项目,在报价上或许会比正规游学项目低,但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较大。”

  “现在境外游学很受家长和学生关注,但为了真正地突出‘学’,我们的一些游学项目是需要测试的。”一家留学机构的负责人说,“对报名的初中在校生,我们会根据英语口语能力分层,在同一团队内,大家处于相同的起跑线,锻炼机会均等。还有一些体验课程,是游学团独立成班体验,还是让孩子‘插班’与当地学生一起体验,两者差别很大。”

  以学为主是首选

  引导工作要做好

  什么样的海外游学会更有收获?第十五中学去年的一次澳洲游学给出了答案。

  “我校提前3个月,与姐妹学校RouseHillHighSchool(劳斯山中学)沟通洽谈。”带队老师吴巧玲说,对方学校和家庭做了充分准备,学生深入学校学习,进入家庭生活,参加社区活动和实践,才有了真正的了解、体验和收获。

  “选择暑期去澳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吴老师说,当地还是正常的上课时间,我们的孩子是“插班”、“组队”到当地学生中间,体验他们原汁原味的课程,不仅有“正课”,还有不少生活技能课:烹饪、木工、机械制造。

  怎样让“微留学”所学“效益最大化”?吴老师有一番心得:因为国外的教育体系跟国内毕竟有很大的不同,不少孩子出了国门,一接触对方的课程,普遍感觉很简单,就认为国外学习很轻松,其实不然。“他们很重视学习过程。”

  十五中学生胡翌晨对此深有感触:一次上化学课,老师布置课堂主题———比较盐和糖的水溶性。“我一拿到命题,‘唰唰唰’立马在纸上写下了答案———Sugar(糖)。结对伙伴Meran看了一眼,很有礼貌地‘提出疑义’:我们是要做完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胡翌晨说,“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原来我一直是拿着别人的成果,‘充当’自己的‘囊中物’。”

  不仅学习方式上有区别,另一位带队老师朱敏花说,海外游学时,要多留意他们的规则意识养成。

  劳斯山中学一侧有两扇进校的门,两扇门各司其职,一扇专供“汽车出入”,一扇专供“学生行走”。

  “我观察了几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抄近路’。即便‘车道’门大敞、没有一辆汽车通行时,孩子们都自觉遵守着这一规则。”朱老师说,“门前也没有一位老师‘监守’”。

  “学生有秩序地进校门,用餐后不留垃圾,公车上不喝饮料,过马路不穿红灯,遇见人微笑着打招呼……这些都是我们孩子在游学时应多加体会、多加学习的。”

  吴老师还建议,在充分体验海外名校学习生活的同时,也要以开心、开放的心态去待人接物,知道什么是团队协作,学会与人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

  “作为家长,在国内就要做好思想工作,让孩子不要怕说错,不要怕丢面子。国外教育提倡的是个性化教育,他们设计的讨论往往都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敢说、敢问、大胆参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