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5934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7925|回复: 0

[帮办·家园] “课间圈养”怪圈如何打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1 19: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天,不少爸妈聊起开学的事,不约而同提到“课间活动”。

  “基本只能在教室、走廊活动,不能嬉闹、奔跑、喧哗。”于是,孩子们不断挖掘“替代品”:去厕所“透气”,或热衷“纸上游戏”。

  一位爸爸说,孩子小学时,因为上课坐不住常被老师投诉。为了让孩子静下来,除了在家培养习惯———学习棋类外,他还给儿子报了跆拳道。“当时有两个考虑:一是希望孩子通过锻炼改善体质;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在学校玩得不痛快的孩子,有个发泄的渠道。毕竟玩是孩子的天性,跑是一种生理需求,尤其是对我儿子这种运动能力强的孩子。”

  圈养和放养,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差异,不是没被世人看到。

  “孩子在哪个年龄段,就要有那个年龄段的心理满足。童年,从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说,是想着玩的,这很正常。如果这个玩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这个缺憾就会被固化,造成的影响会在以后某个特定的状态下,暴露出来。”

  对于“课间圈养”,学校在安排“大课间”玩跳绳、踢毽子、跳房子之类的趣味游戏,以弥补其缺憾外,也有不得已处。

  “管得紧,就是怕出意外啊!现在有的家长,对孩子一点点意外反应都很大。”一位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有部分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在学校里,学校就要负起一切责任,不管这个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只要是在学校发生的,那么学校就要负全责。一所学校有几百甚至上千个孩子,这个责任怎么承担?”

  “一起追逐、打闹是小孩的正常表现,如果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出现任何意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圈住孩子。”

  即使知道“圈养”可能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也知道玩中所学不亚于课堂,但因为没有很好的“破解”方法,目前只能“圈养”。

  畅聊时,有家长说,学校可以安排护导老师,在对孩子开放的活动区域,进行相应的引导,排除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除此之外,家长的理念可能更重要。

  “家长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做什么,能走多远。”

  据悉,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在选择学生时,校方会和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孩子入校后,学校还会对家长进行培训,“你知道玩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你认同这种学习吗?”随着这种深入浅出的引导,家长会越来越赞成这种理念。

  一旦发生状况,进行急救、联系家长、确认医院,事后记录事故流程,全部放入孩子的个人档案。如果家长对整个事故处理过程有疑问,可以通过家长健康委员会,进行审核复查。

  据了解,在该校,几年来,虽然有孩子在攀援时摔下受伤,打曲棍球时被打掉牙齿,但是在完善的处理机制之下,从来没有家长去闹过。

  教育界人士则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以厘清学生意外的责任问题。(王 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已运营16年3个月零12天!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