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594|回复: 0

[公益人物] 禚蓓岫:一个痴闺女的敬老情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6 22: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痴闺女.jpg

一位城区下岗女工,放着家中收入不菲的奶牛场而不顾,却来到乡镇敬老院伺候老人们,只拿几百元工资,被称作“痴闺女”;经常需要大声跟耳背的老人说话,导致声带损坏、嗓音嘶哑,做过三次手术仍然留下了后遗症;常年赤手给老人们洗脏衣物,导致多次细菌感染、双手疤痕累累;为给老年人精神慰藉,认了46位“干妈”、“干爸”……这位善良而普通的妇女,就是“青岛十大孝星”、白埠镇中心敬老院院长、白埠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任禚蓓岫。

“谁都是爹娘养的,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些五保老人,我也闻惯了他们身上的味道。我不在乎挣钱多少”

禚蓓岫1965年出生在白埠镇(原中庄乡)禚家村。她大哥是婴儿瘫,从四五岁起,她就吃力、笨拙地推着哥哥在村里玩、晒太阳。乡亲们经常这个送点吃的,那个给点穿的。禚蓓岫从小在潜意识中深深埋下了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种子。1982年,禚蓓岫成为城关街道供销社的一名合同工,每当遇到有困难的或乞讨者,她都慷慨解囊,每月才30多元的工资,除了生活费外几乎都用来帮助别人了。

1999年,已过而立之年的她从供销社下岗。起初那段日子,她自卑过、徘徊过,甚至挖空心思和下班回家的老公发脾气,被他戏称“更年期提前”。不久,她在给城关敬老院做义工中找到了快乐。“在给老年人梳头、洗衣、拉呱中,我感觉非常充实和幸福!”禚蓓岫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三年,即使后来她养起了奶牛,长年为雀巢、琴牌等公司供货也不例外。每周她都要带儿子一块去城区的敬老院做一天义工。有一年重阳节,她拿出2000余元将敬老院的床单被套全部更换一新。

2008年春天,白埠镇党委领导找到禚蓓岫,动员她到镇中心敬老院工作。每月工资只有400元且条件艰苦——建院快20年了,设施不全,房屋陈旧,有一夜院墙被风刮倒200多米,加上她仅有5个工作人员,却需要照顾着60多名老人,其中,1/3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想到这些孤苦无依的老人们,禚蓓岫鼻子发酸起来,她下定决心:“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就干!苦了自己,也不能委屈了老人!”她做通丈夫及父母公婆的工作,把每年赚二三十万的奶牛场交给哥哥嫂子经营,自己当上了敬老院副院长。

说是副院长,其实和普通员工一样,累活苦活都得干。她天天给老人洗脚、洗澡、端屎端尿,哄着老人吃饭、睡觉,耳朵背的,她就大声说、反复说,很快的她的嗓子就沙哑了,甚至说不出话来。为此,禚蓓岫两年内做过三次喉咙手术,因为没充分休息留下了后遗症,至今说话沙哑。2009年的一个冬夜,她为了救掉进茅坑的97岁老人王洪田,被阵阵恶臭熏得晕头转向,手也因为被脏水感染,肿痛难忍,连续打了5天吊瓶。

老人们都说禚蓓岫“痴”(愚蠢之意),来敬老院吃这么多累干啥!她却说,“谁都是爹娘养的,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些五保老人,我也闻惯了他们身上的味道。我不在乎挣钱多少。”敬老院里的财务一直由镇财政所统管,从2009年5月干院长,禚蓓岫的工资从400元涨到了每月600元、800元。从今年5月份开始,镇政府又为她涨了200元,也才仅仅1000元。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工作热情。她想方设法让老年人满意,每月还给老人发零花钱。由每月的5元,涨到了每月20元,还有,加上国家发的养老金和打零工赚的钱,老人们可以每5天请假到邻村的湾头集上买点自己喜欢的零食、时令水果等。

“院长,主任,权当是我爹娘给我起的一个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在这里,我就是你们的闺女,你们的孩子”

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为了照顾好敬老院的老人们,禚蓓岫和工作人员不是叫这个“干爹”,就是认那个“干妈”,想尽办法让他们高兴,甚至洗澡、打针吃药、吃饭睡觉也要像小孩一样哄着。有几个男老人喜好抽烟,她就给他们准备些烟末抽。87岁的韩春花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不但把稀饭倒在被窝里,还经常到院子里拔草吃,谁劝也不听。禚蓓岫一口一个“干妈”叫着,天天端饭喂她吃,还经常用水果、糖块哄着,慢慢地老人就和禚蓓岫熟悉了,哪天没看到她就到处找。

“俺有这个干闺女,知足了,就是亲闺女也伺候不出这个样来。”86岁的杨秀英眼里含泪对笔者说。杨秀英是去年听了侄子的话,和老伴一起到敬老院“体验体验”,结果体验了半个月,她就觉得这里比家里好,第一次有人给她洗澡,第一次过生日吃上蛋糕……

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们有的双目失明,有的半身不遂,有的耳聋眼花……这些老人,如果政府不建养老院,可能被饿死、冻死;如果没有禚院长,可能也活不到这么大岁数,活不出幸福感和尊严。正如88岁的彭文美说,“要是没有俺干闺女给俺及时住院输水,去年那场病俺早就死了”。79岁的张西光老人临终的时候,从怀里摸出400元钱对她说:“300元钱给敬老院的老人买酒喝,这100元给你,这辈子遇到你这么个好人,我知足了。”

2009年秋天,平度市残联经过考察,决定在白埠镇敬老院里投资150万元建残疾人托养中心,白埠镇的残疾人可以免费得到托养。为了把好事办好,那些日子,她即当监工,又当工人,还当着保卫,连续一个月睡在敬老院宿舍里。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起来了,她却累病了,人也瘦了十几斤。

多了40多个基本上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禚蓓岫的担子更重了,但她想,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一样不容易,想想已经去世的大哥,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三甲村的残疾人赵西竹,开始不愿意在敬老院住,后来禚蓓岫亲自送他去医院,治好了他的病腿,又一天三顿照顾他吃饭,慢慢地,亲戚来叫他回家吃饭,他也不回去了。还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小伙子,送来时家人一百个不放心,非要看看禚蓓岫怎么对待他儿子。3天后,看到她和工作人员确实真心实意的照顾孩子,才放心走了。而那个孩子虽然智力残疾,却知道禚蓓岫对她好,有两天禚蓓岫出去开会,刚回到敬老院,他就一条腿蹦跶蹦跶地跑过来喊她“妈”,看着他的笑脸,禚蓓岫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眼睛却湿润了。

被院长称“妈”喊“爸”,不少老人都觉得不好意思,毕竟她是“一把手”。但禚蓓岫说,“院长,主任,权当是我爹娘给我起的一个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在这里,我就是你们的闺女,你们的孩子。”自从来到敬老院,禚蓓岫就没有涂过口红,没有穿过裙子。她和工作人员、老人们一样,每天都穿着统一购买的运动服、大马裤这些工作服,从没有把自己当成院长。

工作4年来,禚蓓岫共认了46位“干妈”或“干爸”,有6个年轻的残疾人称呼她为“妈妈”

“选择了,便无怨无悔,有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不放弃”。

干敬老事业,禚蓓岫确实顶着很大的思想压力。

经常有人笑话她:“放着年收入二三十万元的奶牛场不干,偏要去伺候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也有人不理解她:“自己的公公婆婆、爹娘不去孝顺,天天给一些不相干的人当闺女。”

每当听到这些,禚蓓岫很愧疚。但公婆和父母都说:“我们身体都还硬朗,你就去干吧,这也是行善积德的事儿。”禚蓓岫又很坦然,每当看到老人们在敬老院里高高兴兴地生活,听到他们说“俺遇到你这么个好闺女”,她就心满意足。4年来,禚蓓岫也逐渐感觉到社会上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经常有同学或原先的同事打电话鼓励她,对她刮目相看,称她不简单;经常有党政机关、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或个人来献爱心;经常有老人的亲属打电话表扬她们或者送来锦旗……

禚蓓岫还有一个理想——从在市供销系统就工那一刻起就想成为一名**员。2010年7月1日,禚蓓岫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中国**。她说,“人要有点信仰。没有**,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选择了,便无怨无悔。有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不放弃。”

在禚蓓岫眼里,她做敬老事业关乎百姓冷暖,她是在给党做事。对上级安排的孤残人员及困难群众,她和11个工作人员都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热情为老人们办实事、好事。

除了搞好自身建设,过好党支部生活之外,她还积极地为政府排忧解难,当好参谋和助手。残疾人托养要求写工作日志,完善档案,她也为敬老院建立了工作日志,使敬老院和托养中心事业互相促进。她向党委政府申请改建了120个标准化房间,新建门球场、娱乐室,将所有门窗都换上了崭新的纱网,在院里的每个角落都装上了路灯,让老人们住得更舒心。她还建议镇政府投资3万元完善了医疗室、康复活动室,并配备了常用药品和器械,每半年给老人查体一次,建立了院民健康档案。

“最美不过夕阳红”,她主动为老人们牵线搭桥,迄今共有12对“五保”老人喜结良缘。她和工作人员教老人扭秧歌,已经成立了12人的锣鼓秧歌队,并与周边的村庄互动演出。由于心情舒畅,进养老院的老人平均年龄活到了81.8岁。目前,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81名,占全镇“五保”总人数的85%;残疾人托养中心有41人,白埠镇有低保且重度残疾人100%入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们“五保”老人年人均生活标准接近6000元,远远超出了低保每年4800元基本标准。为此,他们通过自己种菜、租地和社会捐助的收入来加以保证。她制定了改善伙食制度,根据老人们的口味和要求调节一日三餐,每逢老人生日时,都安排长寿面和蛋糕,并带领服务人员为老人祝寿。敬老院严格财务支出,确保物资款账物相符,定期公布,接受监督。

因工作成绩突出,近年来,白埠镇敬老院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模范敬老院”、“山东省文明敬老院”、省民政厅一级敬老院等称号,禚蓓岫本人也获得“青岛市敬老模范”、“青岛十大孝星”、青岛市三八红旗手等10余项荣誉。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禚蓓岫说,“谁家都有老人,谁都会变老,不管在前进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把敬老事业做下去……”

(来源:慈善公益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