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8297|回复: 0

[帮办·家园] 雷声大雨点小? “积分养老”存取两难遇瓶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0 13: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 董小芳 文/摄

  “积分养老”,简单点说,即倡导中青年和低龄老人为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等困难老人提供帮扶服务,并对其服务时间或质量进行积分,统一入档。当其本人需要服务时,可提出申请,用积分兑换相应服务。

  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对此,我们宁波人也并不陌生。几年前,这样的做法曾在甬上一些地方推行,它以记录积分、“银行存储”等形式存在,成了居家养老的有力推手,大力促进了我市“以老助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发展。

  可时至今日,我们却鲜闻其声。它的运作状况到底如何?遭遇了哪些瓶颈?又该如何寻求突破?上周,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现象

  积分不了了之?

  刘师傅今年73岁。几年前,在他身体还硬朗的时候,曾是当时所居住社区的一名养老义工。只要有时间,他就上门陪老人聊聊天,帮忙修修小家电、去医院配药等。两年下来,他的义工“积分表”上攒了不少。

  后来,儿子结婚,他卖掉老房子,离开了居住大半辈子的小区,也正式退出了这支养老义工队伍。

  不久前,刘师傅不小心摔了一跤,需要卧床休息,这可闷坏了一向爱热闹的他。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积分”:不是可以用积分换服务吗?能不能找个人来陪我聊聊天呢?

  令他费解的是,打电话过去咨询,不少人对此都是一头雾水。几经辗转,答案很无奈:搬家跨区域,“积分”却不能跨区域兑现。

  刘师傅的愿望终究难以实现。他纳闷:难道自己那么多积分,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吗?

  同样遭遇积分尴尬的,还有记者曾在10月10日的稿子中提到的独居老人赵阿姨。和刘师傅一样,医生岗位退休的赵阿姨也曾是一名养老义工,曾经数年如一日,为社区内的老人上门量血压、做健康指导。

  赵阿姨生病后,虽在社区的帮助下,申请了家政服务,每天有人上门打扫卫生。但“一对一”、乃至长期的专业义工帮扶结对还是有点难。“一是人员紧张,二是未到高龄,小区内还有更需要帮扶的老人。”赵阿姨说,她能够理解,但总觉得当初“积分制”的推行与承诺,多少让人有点失望。

  不少业内人士坦言:不可否认“积分制”运作初期对居家养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制度、操作层面上的困境,已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如今变得步履维艰,甚至“身份尴尬”。

  原因

  遭遇存取两难!

  本是一个有益的探索,缘何出现如此境遇?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当初推行“积分制”,一个重要的初衷就是激励。激励机制在国外的志愿者事业发展中,已很成熟,且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当一个人有余力时为他人提供免费服务后,同样,当他年老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也可以享受到别人的免费服务。

  “想法很好,但操作难。积分的存、取都很难明确一个长效、可行的操作细则,日积月累,反而渐失公信力。”业内人士解释说,首先在“存”上,帮忙打扫卫生、买菜、配药、聊天等都属于助老服务的范畴,怎样的服务标准可以积1分,很难界定。

  通常来说,“积分制”里多是笼统要求老年义工每天携带“服务卡”到社区内的独居老人家里做家务、陪老人聊天,或者到社区养老中心帮忙等。

  有的是义工自己在服务结束后填写积分,但出于“谦虚”,即便干了不少,也多半不好意思全部填写;有的由统一部门或协会逐一记录,但没有相关细则,时日一长,往往千篇一律。

  “而且,‘存’首先要有地方可存,受各种条件限制,大多数的积分多是一张纸片,在规范操作上也有不少欠缺,缺乏信服力,也导致积分制愈来愈淡。”一位多年从事居家养老的工作人员说,当然,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因为是义务,大家不好意思过多关注“积分”,最终“如同虚设”。“刚推行的时候,每个月还有不少人因积分满了来换卡,现在人员大幅减少。就像一阵风刮过,慢慢淡了下来。”

  除了“存”,就是“取”。

  “‘取’,也就是用积分兑换服务的过程。但就目前来看,两个因素制约了‘积分’的兑现:一是积分制的区域性,二是专业义工的相对缺乏。”业内人士坦言,积分制的推行,目前还没有实现跨区域,各地有各地的标准,积分平台也未实现“联网”,但义工本身具有流动性,一旦超出区域范围,积分难以对接,兑现也就无法实现。

  专业义工的缺乏也是导致积分难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居家养老许多服务,都是靠社区内的养老义工来承担。首先他们都是义务服务,无法进行强行要求;再者,生病老人的护理,精神情绪的疏导,没有专业技能的义工也很难做到。

  一位社工无奈地告诉记者:“社区内有一位老义工,今年初被查出患了癌,原本活力无限的一个人,一下子垮掉了。我们都想帮他,但无从入手。这需要专业的、持续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可这样的义工,太难找。”

  另一方面,目前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家政服务方面,专业的助老服务很难实现供需平衡。

  “解决这些‘存取’难题,需要政府更高层面上的设计,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推动。”

  探索

  北仑“变长为短”显成效

  在不少地方“积分制”逐渐淡化的今天,北仑紫荆社区却打出了“积分”牌,且在“积分制”的激励下,社区养老义工的队伍壮大到110余人。

  “‘积分制’的核心在于激励。以服务换服务,是种激励,但难免让人觉得遥遥无期。因此,在以服务换服务的‘长期承诺’的基础上,我们缩短周期,增加‘短期激励’机制,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北仑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此,紫荆社区一方面简化积分标准,另一方面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助老志愿者”,借此在社区内形成助老氛围。

  记者随手抽看了一张积分表,表格很简单,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志愿者和结对老人的名字等基本资料;二是包含代缴水电费、日常修理、陪同购物、代充煤气、求医配药、卫生打扫等在内的10余项服务项目名称;三是具体的服务时间。

  “内容很简单,没有包含服务时间的长短,也没有服务质量上的考核。志愿者每上门服务一次,就划一个勾。人人可积分,人人有积分。”社工介绍说,每年7月,根据积分的多少,结合被服务对象的评价,社区进行一次“优秀助老志愿者”的评选活动。“其实很多志愿者做服务,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奖励或服务兑换,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

  另外,紫荆社区独特的地理优势,也推动了助老活动的开展。“社区内老小区较多,大家都是老街坊,这就具备了一种天然的亲近优势。大家不仅互相帮助,因为彼此熟识,也方便了相互监督。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积分制’更加公平、透明。”

  后记

  《老年**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今年6月26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养老重新定位,将现行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意在提高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和晚年“幸福指数”。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九九重阳,“帮办周刊”将目光投射于当下宁波“居家养老”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层面:发展瓶颈、特殊群体、激励机制。试图予以梳理,期待引起关注。

  集中报道暂告一段落,更多的温情与关注还将继续。

  (王 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