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5015|回复: 0

支教42年 失明仍坚持讲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1 10: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薏苡 于 2012-10-31 11:28 编辑





妹妹冯宝珍照看着病床上的冯志远 本报记者 孙晶磊 摄

  宁波公益网讯:

  冯志远

  男,82岁,出生于长春市双阳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退休中学教师。194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市市南中学,1958年,他响应国家支援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离开新婚妻子,从大上海跨越万里来到中宁县,在鸣沙、关帝中学总共任教42年,其中前14年在鸣沙中学。


  冯志远患视网膜色素变性,教学期间因过度用眼,视力急剧下降。


  1984年,冯老师双目失明,他就凭着记忆坚持讲课5年多。


  退休后,他留在学校关帝中学,留在孩子们身边,只要孩子们需要,他义务辅导,直到全身瘫痪卧病在床,才于2001年恋恋不舍地离开宁夏,返回长春。


  他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2005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


  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冯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要搞好宣传,并安排好冯老师的治疗和生活。”


  2007年,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宁夏电影制片厂联手打造了由冯志远支教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冯志远》,著名演员张嘉译出演冯志远,影片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喜爱。


  9月23日,吉林省人民医院6号楼525病房里,满屋阳光。


  冯老师躺在病床上,身边没有了求知若渴的学生,没有朗朗的读书声,他有些落寞。


  2001年,他从宁夏回来不久便住进医院。去年,他一度住进ICU病房,如今有所好转。


  “只是每天醒来,脸望着窗外,像在想什么事。可是问了,又不说。”妹妹冯宝珍明白,哥哥一直惦念那些学生。


  常年卧病在床,冯老师更瘦了,双眼深陷,左侧身体已不听使唤,但头脑仍然清醒,和年轻时一样,问及生活、病情时,他都沉默着,一提到中宁县,他浑浊的眼睛闪过一点光,把头转向记者,“宁夏那儿好。”他说,他记得那里的长枣、炒面很好吃。谈到学生,他说出一大串名字,“王泽娟、刘天龙、杨森林……”他想他们,一刻也没忘过。


  如今他重病在床,重回宁夏不可能,可他一直惦念着,鸣沙中学现在什么样了?关帝中学的教室还在不在?他牵挂的那些孩子怎么样了?更想再听听他们的声音。


  9月24日,带着冯老师的心愿,记者赶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重新踏上他扎根42年的那片土地,去找寻他思念的乡音。
“他的生活很简单,因为他心里只有学生,一心只想把学生教好,没有社会人的杂念,甚至在家人接他回长春时,他仍不愿离开宁夏,不愿离开他的学生。”


  ——鸣沙中学校长刘学成回忆冯志远


  替冯老师看学校


  新教学楼已经拔地而起


  一进中宁县,阳光格外足,路两侧种的都是红红的枸杞。县城样貌已非当年可比,笔直的马路,高大的楼房,以枸杞为内容的各种宣传随处可见,黄河边上古色古香的枸杞展览馆也已建成,迎接着四方宾朋。宁夏最大的枸杞交易市场也已落成,每天大量枸杞从这里发往全国。


  去往鸣沙镇的公路两侧,红的枸杞、紫的长枣挂满枝头,正是收获季节。鸣沙中学是他在宁夏支教的第一所学校,距中宁县城20多公里,学校门口就是一排冯老师想念的枣树,又红又饱满的枣子挂在枝头,校园里高大的槐树为学生们遮阳蔽日,两栋现代化的教学楼宽敞明亮。


  “冯老师当年支教时的教室已经拆了。”鸣沙中学校长刘学成说,“那时候全是平房,又低又矮,教室里没电,到了傍晚,只能靠蜡烛照明,而冯老师当年已患眼疾,这样的条件对他的眼睛伤害很大,可他从来没有抱怨,经常拿着手电筒、放大镜给学生们批改作业。”在鸣沙中学,冯老师一干就是14年,1972年,调到关帝中学执教,一直到2000年。


  关帝中学已改名中宁三中,距县城约10公里,学校周围成了热闹的市场。一进学校门,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林荫道,还是当年的树,学校西北角的树林后,有四排红砖灰瓦富有年代感的平房,这里曾是冯老师上课的教室,如今门窗紧锁,布满灰尘,油漆大部分脱落。学校东北角有一个宣传板,记录着冯老师的事迹。


  “10年前,新的教学楼建好了,旧的教室就成了仓库,再过几年,这片平房可能也要拆了。”校长尹学章说着,“这里曾是冯老师当年的宿舍,现在已建成教师楼和多功能厅,校园面积也比过去大了一倍还多,学生也多了很多。我们都很想念冯老师,什么时候老师能再回来看看就好了。”


  学生回忆冯老师

  将爱看书的孩子领上文学之路

  带着冯老师送的钢笔 当年学生成教师


  刘世德,60岁,现为鸣沙中学英语教师,1972年,冯老师任他的语文老师。


  “冯老师对学生像自己孩子一样,不论学习还是生活上。”刘世德说。
那个年代,在鸣沙镇,每年春天,学校吃水是难题,全校只有一口井,用水的人太多,有时早饭要从外面拉水到学校做饭吃。冯老师住在学校,自己准备小桶拴上绳子,一有时间,他把水打到宿舍,烧开了晾凉了留着,时间一长,一到午休,大家都到老师宿舍找水喝。


  冯老师经常帮助学生,当时虽然他是唯一的大学生,可工资并不高,这份工资要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就是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冯老师曾送给我一支钢笔,鼓励我学好语文,这支笔伴随我读完大学,现在还用它给学生们批改作业。”刘世德每次用钢笔时,都能从中体会冯老师的为人师德,这支笔虽然坏了,但至今仍保留着,因为它承载了一段故事,一段师生情。那个年代,很多学生没什么学习用品,冯老师经常给学生买本子、买铅笔,却没给自己的儿子买笔、买本。


  刚上高一时,刘世德语文基础差,对写作更是一窍不通,一度想放弃,“可冯老师说,语文是基础,放弃语文,其他科目怎么能学好?”从初中语文基础开始,冯老师用自己的时间帮他补课,为了鼓励他的学习进步,冯老师送了这支钢笔。带着这支笔,他也走上了三尺讲台,用老师的精神勉励自己,传道授业。


  记性好 毕业40多年听声辨人


  刘天龙,65岁,原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电总台干部,现已退休。1961年至1964年冯老师任其老师。


  “冯老师记忆力很强,双目失明后,老师就凭着记忆给大家讲课。”9月29日,刘天龙拿起电话打给冯老师,“冯老师,你听听我是谁?”话音刚落,冯老师立即叫出他的名字“刘天龙”。


  杨森林几人在接受采访时,也给冯老师打了电话,冯老师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杨森林、王泽娟、黄健。


  “老师的记忆很强,学校老师们拿不准的字,都向冯老师请教。”刘天龙记得有一次,他在冯老师宿舍学习,两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因为一个通假字的读音找到冯老师,冯老师确定了读音,“这个字为什么读这个音,你看看辞典多少页,有解释的。两个老师一看,冯老师说的一点不差。”


  冯老师失明后,在历史课上课前他让学生把教材读一遍,上课时,他就可以凭记忆滔滔不绝讲起来,从中国古代史讲到世界史,全在他的脑子里。
刘天龙是深深感谢冯老师的,那个时候中学要学俄语,当时他想,“饭都吃不饱,学俄语有什么用啊?”冯老师听到了说,“你不用急,将来一定会有用的。”20多年后,刘天龙评级定职称的时候,多亏掌握了俄语,成为广电系统的一名干部。


  上课时像“演戏” 有说有笑记住内容


  孔治林,57岁,现为中宁三中教师。1973年至1974年,冯老师任他的语文老师。


  情景教学,这是他工作后接触到的词儿,“现在想起来,冯老师当年用的就是情景教学,上语文课时像演戏一样,手脚都能用上,教学方式这么超前,难怪当年同学们都爱上冯老师的课。”


  在他的印象中,老师还是当年那个干练、精神、三十多岁的语文老师。当年,冯老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奇怪,上课时不只站在讲台上,他的肢体语言很丰富,还经常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有时把学生分成组,扮成不同的角色,这让孔治林很不解,但学习过却印象深刻。


  “当年学习《黔之驴》的时候,课文中讲到虎、驴等情节时,老师就会让同学们扮成虎,朗读到相关章节,同学就会装虎叫,可讲到‘驴不胜怒,蹄之。’的时候,没有学生愿意学驴,冯老师就是自己学,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有说有笑,文章内容全记住了。”


  在讲高尔基《海燕》的时候,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几组,有人模拟闪电,有人用布模仿海面和狂风,同学们朗读课文时,时而狂风大作,时而电闪雷鸣,像看电影一样,“现在想起来,就是很流行的情景教学,可冯老师早在30多年前就用了,让大家受益匪浅。”


  扒炉灰的孩子被领上文学之路


  杨森林,56岁,原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工作,现为作家,资深媒体人。1970年至1972年,冯老师任其语文老师。


  杨森林一直认为,是冯老师为他打开了文学的大门,迎来事业上的春天。


  上中学前,他与冯老师还不相识,他经常去冯老师的宿舍帮着扒炉灰,一进宿舍,他就被炕边摆放的书吸引了,“老师穿得简朴,宿舍陈设很简朴,除了暖壶、饭盒和书桌外,几乎没有别的东西,褥子周围摆了满满的书,很整齐。”杨森林说,每次扒炉灰时,他的眼睛就离不开那些书,这一切都被冯老师看在眼里。


  有一天,冯老师递给他一本书,是高尔基的《童年》,“拿去看吧,只要你愿意,老师的书你都可以看。”


  杨森林用了一个晚上读完了《童年》,这是他接触的第一部小说,不能自拔,反复读了几遍。接下来,冯老师又把《在人间》、《我的大学》都借给他,让他在那个特殊年代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功底。1977年,杨森林的文章发表在《宁夏文艺》上,冯老师发现了一处用字错误,在高兴之余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他,“那个用字是欠考究,冯老师是对的,老师对学问一直都是这样,这一次让我打下严谨的创作作风。”


  冯老师曾告诉他,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只要有字的东西就要记下来,就要学习,从中都能学到东西,“现在还有这个习惯,看到精练的句子,精彩的段落,还会记下来,以开阔思路。”在杨森林的记忆中,冯老师的日子过得是清苦,家人不在身边,吃不好,穿得也简朴,可在精神上,冯老师绝对是个富翁,他满脑子的知识,是学生们挖掘不完的。


  同事回忆冯老师


  王文华,57岁,原关帝中学校长。


  王文华任校长时,冯老师已退休,因为舍不得身边的学生,他一直住在关帝中学宿舍,学校也形成一个传统,每年都有几个学生自愿照顾已经失明的冯老师。


  王文华第一次见到冯老师时,他正在生病,“那次看到他,一个人住在宿舍里,有些孤苦,而且他有些内向,话语不多。”从医院回到学校后,只要有时间,王文华就会到宿舍看看冯老师,时间久了,两人开开玩笑,聊聊天,彼此有了了解。可对于支教的艰辛,对于上海的家人,冯老师一直只字不提,对宿舍艰苦的条件,冯老师也从来没有怨言。


  因为宿舍冷,学校给冯老师配一个电暖器,有一次,冯老师不小心把被褥搭在电暖器上,结果被子烧着了,“冯老师闻到煳味后,自己摸索着打水灭火,一盆水全浇到被褥上,即便那样,因为书没被烧到,冯老师一点也没生气,还和别人开玩笑。”后来学校为他调配了一间配有暖气的宿舍,也能方便他辅导学生。


  只有和学生在一起时话才多


  刘学成,49岁,鸣沙中学校长。


  1977年,冯老师任他的历史课老师;1981年,他回到关帝中学,成了冯老师的同事。身份的转变让他发现,冯老师性格上迥然不同的地方,冯老师内向,但是和学生在一起时,老师的话却格外多。


  “老师的普通话标准,知识很全,讲《汉谟拉比法典》时,将四大文明古国的同时期历史都讲了一遍。”在刘学成心中,冯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学生问他问题,冯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在生活上,他也愿意和学生们聊天,谈学习。


  成为同事后,冯老师住四号宿舍,他住五号宿舍,两人成了邻居,“从学生变成同事后,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开会,和老师接触反而少了,而且老师的宿舍里经常有很多学生,每次和老师接触的时间都非常短。”刘学成发现,冯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态度和蔼,学习上、生活上各方面都很照顾学生,而成为同事后,冯老师的话少了,关心也没那么多了。


  “其实现在我明白老师的心,他的生活很简单,因为他心里只有学生,一心只想把学生教好,没有社会人的杂念,甚至在家人接他回长春时,他仍不愿离开宁夏,不愿离开他的学生,在别人看来,老师坚持得有些固执,其实这是他的生活信念。”刘学成说,在学生时代能遇上冯老师是他的幸运。


  生活上很自立 从不求助别人


  李术培,80岁,宁夏农科院退休人员,冯老师同期支教教师。


  李术培与冯老师早就是朋友,两人同在上海教书,后来又一同来到宁夏,“冯老师的事迹早该推向全国,他这样的身体条件,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太难了!”李术培说。


  1958年,他和冯老师坐同一辆火车来到宁夏鸣沙中学,他教数学,冯老师教语文。冯老师当时就有眼疾,看东西视野不宽,可从来不要求别人帮助,生活上很自立。


  当年一同支教宁夏的有7名老师,只有冯老师在上海成家立业,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本可以留在上海,可他为了支教事业,抛家舍业孤身一人来到鸣沙,这一度让李术培很不解,几十年过去了,李术培深深了解,“冯老师热爱教育事业,把一生都留给了宁夏,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是支教老师的榜样。”

  来源:公益中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