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自慈善超市以现代公益成员的姿态出现在上海至今,“自我造血”一直是它们的核心使命之一。上钢新村慈善超市的运作方之一,上海屋里厢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王志云表示:只有让超市功能和慈善项目合理结合,慈善超市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销售额累计12万元人民币,发放助困物资13余万元,接受社会“微捐赠”合计16000元人民币,这是截至今年8月,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慈善超市的经营明细。自慈善超市以现代公益成员的姿态出现在上海至今,“自我造血”一直是它们的核心使命之一。上钢新村慈善超市的运作方之一,上海屋里厢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王志云表示:只有让超市功能和慈善项目合理结合,慈善超市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是超市就要有商品流通 2010年下半年,王志云刚参与上钢新村慈善超市的运作时,曾看过一份当时上海对全市慈善超市经营情况的摸底调研。调研结果有些难堪——全市慈善超市的年平均销售额是700元,运营水平还不如居民区三级小店。很快,王志云就发现了慈善超市惨淡的原因:许多慈善超市只关注了一个功能——救助,慈善超市更像一个慈善仓库的代名词,堆放着社会捐赠的物资,困难群体凭票来取。 “慈善超市有慈善的目的,但实际上还是一个超市,若想生存下去,要恢复商品的流转功能。”王志云说,从接手上钢慈善超市开始,“屋里厢”就开始探索超市功能和慈善目的合理结合的道路。 作为一个真正的超市,慈善超市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大门向谁开。王志云认为,慈善超市要让社区人人都觉得需要,才能成长起来。 本质上是超市,上钢新村慈善超市就需要参与商业竞争。上钢新村生活着老工人,也有外来的房客,慈善超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他们的主要需求。在位于德州路上的上钢新村慈善超市可以看到,超市的供货并不求全,只求基本,柴米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是主要进项。慈善超市与许多有公益诉求的企业如盐业集团、牛奶公司合作设立了专柜,企业将10%的销售利润返还给慈善超市。因为这种合作关系,慈善超市常常可以有针对性地进到一些“独家产品”。“像这种无碘钠盐市面上难找得很”,王志云说,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普遍反映普通超市里找不到无碘盐,慈善超市就是从那时起联合盐业公司设立了无碘盐专柜,“现在还会有一些人从很远的地方过来买。” 用公益集市聚集人气 变现能力差是不少慈善超市惨淡收场的主要原因,提高慈善超市的变现能力需要超市有充足的客源,仅靠特色商品吸引并不够。王志云也坦言,与家乐福、农工商或者一些便利店相比,慈善超市在供货上的优势其实不明显。 上钢新村街道慈善超市选择另辟蹊径汇聚人气——每个月开一两次公益集市,将超市里的特色产品带到超市之外,一些单位、居民也在慈善超市的影响下把闲置的物品拿出来,到公益集市的半固定举办地点上南公园一起售卖,售卖所得的20%以上捐给慈善超市。渐渐地,慈善超市便在周围居民脑海中留下了印象。“屋里厢”还将公益跳蚤市场搬到了上钢街道之外的碧云国际社区和一些国际学校。同时借助街道的力量,跳蚤市场也有机会进入到一些企业单位、政府部门举办专场。 现在,上钢新村慈善超市的公益集市又有了“迷你”版:超市里设置了一块留言板,居民需要出售闲置物品,随时可以在板子上登记,有需求的顾客可以在下面“跟帖”。记者在现场看到,超市还布置了一个拍卖专区,摆放着一些企业、个人捐赠的高档物品,每个物品旁边都有一张手掌大小的卡片,有一些已经有了几串字迹,细看下来,原来是来往居民们通过这张小卡片无声地“竞标”。王志云说:“超市提供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居民可以在上面换东西,目的是把人与人交往的渠道打开,实现我们的慈善理念。” 让慈善更像“附加值” 王志云初到上钢慈善超市踩点,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组合,街道辟出的这块公益场地,一边是慈善超市,另一边是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这种地理上的优势促使“屋里厢”做了另一个探索:做成西方慈善超市的经典模式——“前店后厂”,把慈善超市做成残疾人的实训平台。 而在慈善超市的另一边,有一块区域不设货架,只有整整齐齐的几排桌椅,这是为居民开设兴趣小组时提供的免费场地,“为的是大家在活动的同时,熟悉这个超市,接纳超市里实训的残疾人,同时也了解自己在慈善超市里花的钱用去帮助了什么人。”王志云说,“屋里厢”是在社区之中慢慢铺设一种慈善的氛围。她心目中有一条慈善超市的理想成功路径——不是靠单纯的货源优势,也不是靠大家献爱心,而是让超市形成一种“有付出有所得”的氛围,居民在超市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买商品的同时帮助了社区的人,居民也会看重慈善这种“附加值”。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上钢新村慈善超市跟企业谈合作的初始从不把慈善放在嘴上,“一开始不用公益绑架企业,企业没有道德压力,大家尊重商业规律才能可持续地合作,这时再谈慈善,人家会觉得是附加值,更乐于合作。” (来源:文汇报) |